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河北 >> 历史文化 >> 名人英烈

公孙龙

2007年01月10日      【字体:
战国时哲学家,名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字子秉,赵国人。燕赵交战时,他说服燕昭王、赵惠宣王停止战争。他曾是平原君的门客,反对各诸侯间的兼并战争。在思维逻辑上,提出“别同异”命题,着眼于“别”而不在“合”。他从严格区别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出发,把“同”与“异”的矛盾绝对化,认为思维中的一切“属性”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他提出的著名命题一是“离坚白”,他说眼睛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公孙龙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种属性是可以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二是“白马非马”,认为白是色,马是形,色、形分离,“白马”和“马”是不同的概念(名),因此“白马非马”。公孙龙对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由于过分夸大差异性而没有看到概念反映事物的同一性,不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诡辩。著有《公孙龙子》十四篇,现存六篇。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版权所有: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信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博
 
当前位置:

公孙龙

  • 2007年01月10日
战国时哲学家,名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字子秉,赵国人。燕赵交战时,他说服燕昭王、赵惠宣王停止战争。他曾是平原君的门客,反对各诸侯间的兼并战争。在思维逻辑上,提出“别同异”命题,着眼于“别”而不在“合”。他从严格区别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出发,把“同”与“异”的矛盾绝对化,认为思维中的一切“属性”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他提出的著名命题一是“离坚白”,他说眼睛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公孙龙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种属性是可以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二是“白马非马”,认为白是色,马是形,色、形分离,“白马”和“马”是不同的概念(名),因此“白马非马”。公孙龙对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由于过分夸大差异性而没有看到概念反映事物的同一性,不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诡辩。著有《公孙龙子》十四篇,现存六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河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