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全国建议办理复文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009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2023-06-1116:07
来源:
字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现就王宝山代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打造京津冀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河北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支持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政策支持方面。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医药产业新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药品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
二、区域布局方面。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地,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和河北省互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河北省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沧州、安国三个产业基地。石家庄、保定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61%、14.4%,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售后服务等一体的产业链条。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加速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区,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京津医药企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承载地,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企业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拥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428家,实现营业收入1215.3亿元、利润186.4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14.8%。其中化学药生产制造企业123家、生物生化药生产制造企业25家、中药生产制造企业147家、兽药生产制造企业28家、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67家、卫生材料和药用辅料企业38家。石药、华药、以岭、神威、四药稳居全国制药企业百强,其中石药、华药、以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石药突破450亿元。森朗生物、博海生物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药明康德、昆翎医药、轩竹医药等高成长性企业落户我省。
四、研发创新方面。2021年,石药集团荣获“2021年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以岭药业荣登《2021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第二名。石药集团“聚乙二醇定点修饰重组蛋白药物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药集团“白蛋白结合型纳米药物递送关键”项目和华北制药“头孢类晶型药物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北制药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注射液(奥木替韦单抗)2022年初获批上市。以岭药业2020~2021年连续获批中药新药3个。2022年,全省化学药品原药产量62.3万吨、占全国的17.2%。连花清瘟、通心络、丁苯酞等一批主力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恩必普、玄宁、欧来宁等一批创新药市场表现亮眼。全省建设生物医药类省级重点实验室近30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近60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药物研发日趋活跃,临床试验数量300多个。石药集团自主设计开发的mRNA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许可,填补了我国新冠病毒mRNA疫苗和我省新冠疫苗自主生产的空白。
五、项目建设方面。目前,正在开展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共计42个,总投资额为467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投资20亿元到50亿元之间的3个、投资10亿元到20亿元之间的17个、投资5亿元到10亿元之间的21个。
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鼓励河北省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与京津生物医药企业和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对接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超前研究药物新靶标发现、细胞治疗药物设计、制剂成型理论、分子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重大科学前沿或重大产业前瞻问题。聚焦重大基础理论和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创新型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医学生物前沿技术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二是支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对进入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创新药和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改良型新药、中药创新药,给予资金奖励。对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且在省内落地的产业化项目、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或药品补充申请批件且在省内落地生产项目、新获得第三类、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且在省内落地的产业化项目、新获得中药创新药注册证且在省内落地的产业化项目和新获得国家或省备案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项目等,择优给予资金补助。三是打造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一廊一带”。加强与京津对接合作,积极承接京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京-雄-保-石”生物医药产业走廊,支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支持保定市建设中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制造中心和贸易中心。加快建设“京-秦-廊-沧”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带,支持秦皇岛市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支持廊坊市建设基因产业中心和生物试剂研发和生产基地;支持沧州市积极承接京津医药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建设绿色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6月10日
主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版权所有: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信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建议办理复文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009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 2023年06月11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现就王宝山代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打造京津冀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河北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支持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政策支持方面。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医药产业新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药品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
二、区域布局方面。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地,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和河北省互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河北省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沧州、安国三个产业基地。石家庄、保定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61%、14.4%,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售后服务等一体的产业链条。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加速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区,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京津医药企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承载地,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企业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拥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428家,实现营业收入1215.3亿元、利润186.4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14.8%。其中化学药生产制造企业123家、生物生化药生产制造企业25家、中药生产制造企业147家、兽药生产制造企业28家、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67家、卫生材料和药用辅料企业38家。石药、华药、以岭、神威、四药稳居全国制药企业百强,其中石药、华药、以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石药突破450亿元。森朗生物、博海生物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药明康德、昆翎医药、轩竹医药等高成长性企业落户我省。
四、研发创新方面。2021年,石药集团荣获“2021年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以岭药业荣登《2021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第二名。石药集团“聚乙二醇定点修饰重组蛋白药物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药集团“白蛋白结合型纳米药物递送关键”项目和华北制药“头孢类晶型药物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北制药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注射液(奥木替韦单抗)2022年初获批上市。以岭药业2020~2021年连续获批中药新药3个。2022年,全省化学药品原药产量62.3万吨、占全国的17.2%。连花清瘟、通心络、丁苯酞等一批主力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恩必普、玄宁、欧来宁等一批创新药市场表现亮眼。全省建设生物医药类省级重点实验室近30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近60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药物研发日趋活跃,临床试验数量300多个。石药集团自主设计开发的mRNA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许可,填补了我国新冠病毒mRNA疫苗和我省新冠疫苗自主生产的空白。
五、项目建设方面。目前,正在开展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共计42个,总投资额为467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投资20亿元到50亿元之间的3个、投资10亿元到20亿元之间的17个、投资5亿元到10亿元之间的21个。
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鼓励河北省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与京津生物医药企业和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对接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超前研究药物新靶标发现、细胞治疗药物设计、制剂成型理论、分子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重大科学前沿或重大产业前瞻问题。聚焦重大基础理论和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创新型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医学生物前沿技术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二是支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对进入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创新药和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改良型新药、中药创新药,给予资金奖励。对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且在省内落地的产业化项目、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或药品补充申请批件且在省内落地生产项目、新获得第三类、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且在省内落地的产业化项目、新获得中药创新药注册证且在省内落地的产业化项目和新获得国家或省备案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项目等,择优给予资金补助。三是打造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一廊一带”。加强与京津对接合作,积极承接京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京-雄-保-石”生物医药产业走廊,支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支持保定市建设中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制造中心和贸易中心。加快建设“京-秦-廊-沧”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带,支持秦皇岛市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支持廊坊市建设基因产业中心和生物试剂研发和生产基地;支持沧州市积极承接京津医药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建设绿色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6月10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信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博